摘 要:加强方志科研工作意义重大,准确理解方志理论研究工作的基本内涵、基本途径和手段、基本目标,从责任主体和领导机制、评估考核和奖励机制、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三个方面加强提升方志科研工作。
关键词:基层史志机构 方志理论研究 基本内涵
Absract:To clarify China's local chronicle study from its definition, research methods and channels, and goals. To promote this course through the systemic optimisation from the following respects: the project management, assessment, award, and the individual and group development.
Key Words: Local Chronicle Institution, Academic Study of Chronicle, Definition.
方志理论研究,也可以称为“方志科研”、“方志学术化”,它是地方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主义新方志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劲动力。当前史志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史志工作的时代化、特色化均要求方志理论研究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持续深入开展下去,这既是符合我国史志工作战略和格局的具体安排,又是史志工作适应现实需要进行创新转型的探索尝试。
一、基层史志机构方志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性
方志理论研究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在于,方志理论的科学认识和知识体系不仅是对方志实践经验的综合概括和高度集成,而且还能够引领方志实践的科学发展。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朱佳木同志指出:“当前地方志工作中有很多理论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有的已经影响到了实际工作的开展,需要在这方面下更大的力气,特别是第二轮修志工作已经进行了10年左右,出了很多的成果,现在可以着手对二轮修志经验进行总结,用理论研究的成果推动修志质量的提高。” 方志理论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根本意义在于提高修志质量,这是开展方志科研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李富强也多次强调,要“把方志理论研究摆在重要位置,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或口号上”,要“把推动方志理论研究与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服务型‘四型’方志办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史志系统(方志办)定位于建设“地方文献中心、地情资料中心、区域研究与课题咨询中心”,并且通过新途径、新方法逐步提升史志工作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贡献率和发挥出的重大作用。方志理论研究工作对于当前地方志工作创新发展与实践转型意义重大,它能够促进实现史志工作“以学术提高带动业务发展,以业务前进推动学术革新”格局的形成,能够促进基层史志工作实现战略性改革和突破性发展。
从根本上说,方志理论研究不是孤立的学术研究,它是史志工作新思想、新观念、新价值的形成和凝结过程,它是在史志实践基础上总结和发现的经验教训、明理箴言。方志理论对于方志实践是思想对于实践的指导关系,方志理论的指导、引导以及促进作用是方志实践不断前进的思想动力,是解决方志实践过程中出现新问题的智力火炬,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方志实践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的真理之眼。
二、基层史志机构方志理论研究工作的基本要义
我们从方志理论研究工作的基本内涵、基本途径和手段、基本目标三个方面来把握其基本要义。
(一)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新方志事业视野下的方志理论研究工作具有多重内涵。其一,是指方志学理论研究。具体而言,它包括方志学基本理论、方志学史、方志学研究方法(方志学方法论)以及分支学科方向诸如方志管理学、方志心理学等方志学理论;方志学与历史学、图书馆学、档案学等学科关系紧密,交叉重叠部分是当前方志学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国内方志学研究与国外方志学研究学术交流日益密切,比较方志学研究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其二,具有更广泛意义的“方志科研”还应包括:方志事业发展规律探索;方志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新形势、新特点;方志工作与现代科学新技术的结合,方志信息化;传统方志文献资源的保护与挖掘、整合;方志新闻媒介以及公众舆论宣传;方志文化塑造、传播;方志工作新机制构建研究;方志人才素质、品质、境界提升研究;方志工作部门打造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路径分析;方志工作“三贴近”以及方志工作增强吸引力研究;等等。根据类别划分,我们可以概括为方志事业发展、方志科学技术、方志文献资源、方志媒介传播、方志文化、新时期方志工作机制、方志人才、方志产业、读志用志等学科方向。其三,方志理论研究工作不是单一纯粹的学习、研究、探讨,它与方志实践的现实发展紧密联系。就目前的方志实践发展需要来看,方志理论研究工作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即方志编纂经验总结,旧志整理研究,方志理论人才培养以及系统性的方志理论研究。 这些问题都是方志实践发展过程中“最急迫、最关键、最核心”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基本途径和手段
开展方志理论研究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和手段来推进。总得来说,有方志信息化和方志学术化等惯常模式和基本形式以及方志品牌化等新型机制。
第一,方志信息化。随着方志成果的大批量产出,方志文献数字化、信息化成为当前保护、开发和运用方志资源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数字化既是储存方志文献资源的基本模式,又是充分使用方志文献资源的必要形式。当前虽然已经着手建立数字化方志期刊专门数据库,但“距离严格意义上的数字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方志数字化任重道远,而方志数字化又是方志信息化的首要前提,真正实现方志信息化需要强大的科学技术支撑和多专业复合型高级人才的智力支持。方志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它必将随着方志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最终形成高效率、高附加值、高品位的方志工作模式。
第二,方志学术化。方志学是一门学问 ,是一个学科。方志理论研究工作走学术化的道路是毋庸置疑的,而方志学术化与方志学学科建设是一体的,方志学术化的过程也就是方志学学科建设的过程。树立方志学术化的导向,并且通过各种平台召集方志才俊共同出谋划策、拿出时间付出精力、专心致志搞好方志科研,在史志系统、史志行业形成“全民皆学、全民皆研、全民成书”的氛围。方志学术化是方志科学化的必要过程,是方志作为一门学问、一个学科的立身之本。
第三,方志品牌化。方志成果在交流、研究、评比过程中会自然产生自身的形象和特征,每一方志成果都有其具体的特色和表征,优秀的方志成果也将自发形成并遵循独特轨迹的方志品牌化发展道路。品牌化是显著标识、显著标记的方志成果传播现象,是高品质、高质量、得到较高认可和赞许的认证标签。它既可以是一位方志理论研究工作者,也可以是一部方志理论著作,还可以是某一地区方志理论研究成果体系,品牌本身就是代言,是主体性的象征和展现,完全符合并满足了现代传播理念和方志成果传播的现实需要。
(三)基本目标
方志理论研究工作具有十分显著的功用,它能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影响和效果。第一个层次——“一推动、一促进”,方志理论研究要以学科化为方向,方志学理论科研与方志学专业硕士学位建设和方志工作者培训(中心)基地创建工作结合起来,形成“方志学学科建设推动方志学理论研究、方志学理论研究促进方志实践跨越发展”的大好局面。第二个层次——“有专家、有著作”,史志部门要逐步实现本单位本部门至少有一位在一定范围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理论专家和理论工作者,并且存有一定数量、享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理论著述。第三个层次——“双提高、双带动”,通过方志理论研究工作强化当前方志实践,实现方志理论研究工作和方志实践的共同提高,实现方志理论研究对方志实践的引导带动作用和方志实践对方志理论研究的牵引带动作用。
三、基层史志机构方志理论研究工作的几个基本问题
基层史志机构方志理论研究工作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发展兴旺,现尝试理解和简要阐述“责任主体和领导机制”、“评估考核和奖励机制”以及“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这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责任主体和领导机制。目前,史志界业已形成共识——“搞好史志理论研究,各市史志机构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 史志机构主要负责人一般由本部门方志行政管理水平高、史志编纂经验丰富、熟悉本地历史文化精粹精华和对现时地情掌握透彻的同志担任,就自然成为方志理论研究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和主要领导主体。方志实践中,一些部门将人员划分为以领导作用为中心的史志行政领导和以史志业务为中心的史志专业技术人才,自然割裂和对立了行政领导和编纂业务人员之间的联系,成为阻碍方志理论研究工作的不利因素和不良环境。“第一责任人”明确定义了主要负责同志即“一把手”的责任内涵架构——史志部门“行政、业务、科研”三维一体的领导结构模式,集合了“党委行政一把手、办公财务一把手、业务指导一把手、科研创新一把手”的丰富涵义。
(二)评估考核和奖励机制。项目化、成果化的方志理论研究产出是方志理论研究工作的结晶和精华,而方志理论研究成果需要经过鉴定、评估才能被认可、确定为某一等级的作品。实施奖励并且把奖励作为一项长效机制,主要归因于坚持走方志学术化道路的长期性和完成科研任务、加快方志成果产出的艰巨性。把方志理论研究成果作为一项绩效考核目标来评定、评价,显示出了评估考核机制的规范性,而奖励机制在本质上就是竞争机制,激发方志才俊齐头并进、互相竞争,规范性和竞争性是评估考核和奖励机制的主要特征。
(三)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在方志理论研究工作中,人才是决胜因素。方志理论研究工作作为一项高密度、高效能的智力劳动,需要高品德素质、高学历(高智力水平)、高本领能力的方志才俊运用其聪明才智进行探索、挖掘、发现和创造。实践告诉我们,对于方志人才的培育、培养方式极其重要。只有珍视史志人才资源,以培养保护的态度去启发式(以养人才、开发人才为导向)使用,而非野蛮粗暴式(行政命令式、压任务式)使用史志人才,实现“以用代养、以养助安”式的史志贤才使用策略,才能逐渐调整和稳固科学合理、结构均衡的史志人才队伍,并逐步实现新生力量——在政治觉悟与思想修养、学历水平与知识结构、思维能力与智能结构、心理素质与个性等内在要素优秀的梯队人才补给。
综上所述,方志理论研究工作是方志系统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需要我们基层史志工作者迫切地进行知识再更新、水平再提高、本领再塑造,主动参与方志理论创新与区域地情调研,更大范围融入到社会现实生活,以提高史志服务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能力和本领;需要基层史志机构不断优化史志行业管理,提升史志行政管理水平,加强提高史志科研管理,开发出项目制、流程式、活动制、阶段式等新型管理策略和方法,丰富史志工作模式和形式,扩大基层史志人才发挥自身优势的场所和范围,提高史志队伍的内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并努力实现史志部门由人才资源密集地向地方智库、智慧型机关的升级和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