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文章

提高年鉴可读性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5-10-21 信息来源: 点击: 次

    近年来,我国的图书出版业发展迅速,不仅出版的图书种类数量众多,并且图书的整体质量也在显著提升,另外每年还有大量新书不断面世,适应了不同层次读者群的需求,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日益丰富的精神食粮。面对中国图书出版业蓬勃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对于年鉴工作者来说,如果做一次统计调查,所编纂出版的年鉴作为一种出版物,在全国图书界中能占到多大的分量,其影响力和使用价值又会有多大?恐怕这项统计的结果不会很乐观,因为从每年的年鉴发行量就能窥见一斑。当然,不可否认广大年鉴工作者在为提高年鉴整体质量、扩大年鉴发行量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总体而言,年鉴发行量却一直难有大的突破,多数年鉴的发行量与往年相比略有增加或基本持平,甚至个别年鉴出现发行量萎缩的情况,这应该是当前中国年鉴界存在的一个比较共性的问题。长此以往,整个年鉴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生存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笔者认为,可将提高年鉴的可读性作为扩大年鉴发行量的一条途径,把年鉴做得可看、耐看、好看,让年鉴能吸引更多读者的目光,切实发挥出、利用好年鉴的独特优势,才能把年鉴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做大做强。

    一、建立多元化组稿渠道,为年鉴的可读性提供扎实的资料基础
  多年以来,年鉴作为由政府主办的官书,一直以行政发文,政府部门供稿的模式收集资料。在政府行政管理力度较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以这种征稿模式所征集的信息基本能涵盖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有些部门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其职能弱化或边缘化,根本无法提供年鉴所需的有效社会经济信息,还有一些部门特别是新兴的行业,因受框架设计和组稿渠道等条件的制约,其内容难以或无法在年鉴中得到反映,从而导致年鉴信息不能全面完整地记载各行各业的发展情况。要想彻底改变传统供稿模式获取信息不足的现状,可采用政府部门供稿、社会力量供稿、编辑人员采稿多元化的组稿模式,以适应目前年鉴编纂工作的新要求。
  一是继续采用行政发文、政府部门供稿的模式,并仍作为一种供稿的主渠道。众所周知,年鉴的编纂毕竟是政府主持下的一项公务活动,通过政府部门供稿,既可获得行业部门所掌握的大量信息,而且所提供的这些信息在人们的心目中也具有权威性,比较容易得到读者的认可。在当前的社会体制下,把年鉴完全推向市场,远离甚至脱离政府部门是不太现实的,这也是年鉴编辑工作者的一种共识。
  二是建立合作机制发动社会力量供稿。应当把社会力量供稿作为年鉴供稿来源的重要补充。平时要注重加强与政府部门所不能涵盖的社会经济信息的行业、协会、新闻媒体、民间组织等的合作,同时,要发挥社会上一些专家、学者、资深记者等的专业优势和学识,把向其约稿作为一种组稿新途径。工作中要与这些社会力量建立起合作机制,构建信息交流的新平台,以实现信息的资源共享,还可以在重要信息点设立专门的信息联络员。通过发动社会力量供稿,既能丰富年鉴的内容,增加年鉴的看点,又可扩大年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也符合年鉴创新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是打破惯性思维、实现编辑人员自觉主动采稿。多年来,一些年鉴编辑人员由于工作性质和自身身份等方面的原因,已形成“守株待兔”式的惯性工作思维,一般采取以静制动的工作策略,多是等稿来编、要稿来编,处于“等米下锅”的被动状态,而很少能有编辑人员真正走出办公室,主动深入社会,去积极寻求年鉴的信息。这样以来,一些很有价值的信息在年鉴中就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年鉴的全面性、综合性也就打了折扣,在这种情况下,让部分年鉴编辑人员“走出去”也就成为一种现实。当然,另一方面,要让编辑人员经常到社会上自己采稿也有一定的难度,但关键是编辑人员应具备像记者捕捉好新闻那样的敏锐意识和独到眼光,站在年鉴编纂工作全局的高度,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平时多观察勤思考,在日常工作中处处做有心之人,经过一天天的信息储备和积累,对做好年鉴编纂工作必会有很大的益处。

    二、注重拓展年鉴内容,做到既能满足又能引导读者的需求
  年鉴的内容优劣是决定年鉴质量和可读性的的关键所在。读者阅读年鉴,多数是为了从中查找资料、获取知识和信息,如果年鉴的内容不全且信息利用价值不高,就很难满足读者的需求,更不用说能引导读者的需求了。因此,只有不断拓展年鉴的内容,才能使年鉴成为读者所需的资料书。
  一是篇目设计要坚持稳中求变。对年鉴来说,篇目设计能从整体层面上更好地体现年鉴的办刊宗旨、编纂方针及风格特色。从宏观上讲,在保持年鉴总体框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可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年度情况的变化,在地方特色、年度特色等方面多下功夫,对部分栏目进行适当调整,重新排列组合,甚至要单独设立几个新栏目,以鲜明地展示出自己的亮点。因此,在设计年鉴篇目时,要做好变与不变的结合文章,不变是为了保持事物发展记述的连续性,而变则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年鉴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用变与不变相结合理念所设计的年鉴篇目,将会给读者常读常新的感觉,也是编辑人员驾驭年鉴水平高低的一种体现。
  二是年鉴条目标题要精练准确新颖。目前,我国年鉴编纂主要使用条目体。条目是年鉴内容的主题,条目的标题是条目的眼睛,在年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读者了解年鉴内容的一个窗口。好的条目标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够把读者吸引到年鉴的条目内容中去;反之,枯燥乏味空洞的条目标题就会让读者敬而远之,可以说,条目标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年鉴的可读性。因此,在编纂年鉴时,应切实重视条目标题的锤炼工作,其文字首先要精练准确,而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更不能大而化之,如“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服务”等,使读者犹如雾里看花,弄不清楚所记述的是什么内容。
  三是要进一步丰富年鉴记述的内涵。在年鉴内容的记述上,改变单纯记述事物年度发展的传统做法,而要站在一个新高度,用一种新视角,努力尝试拓展事物记述的深度,不但记述年度发展情况,也要把事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经验教训、发展前景等一并记述,还应注意增加与市内、省内甚至全国的相同事业发展情况横向比较的内容,这样的记述才能更为全面客观,也更有针对性。因为,许多读者不仅想了解事物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也想知道事物下一步的发展方向,适当增加前瞻性的预测信息,以及与其它地方相比自身所处的位置等,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年鉴信息的深度和广度,让读者能从中获得更有效的信息,也就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可。另外,年鉴还应当把群众最为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反映出来。目前许多读者对旅游文化比较关注,可适当增加人文部类的内容,如文化、文物、旅游景点、文学作品选录等的介绍,这些内容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也可提升年鉴的文化品位。同时,如加强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办理案例及“反腐败”、重大刑事、民事案件案例的记述,可选择部分影响大的案例进行记载,这些内容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也是广大群众所关注的热点。

    三、加大年鉴表现形式的创新力度,为提高年鉴可读性创造条件
  一般来说,年鉴形式要服务和服从于年鉴内容,但好的内容必须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体现、来表达;而好的年鉴表现形式,会激发起读者阅读年鉴的兴趣,能吸引住读者的目光,从而成为提高年鉴可读性的一个很好的“助推器”。
  一是注重文、表、图的综合运用。文字是年鉴记述的主要形式,对于那些分类指标、统计数据都比较多的年鉴信息,如果采用表格进行记述,既简洁明了,又节省了文字量,压缩了年鉴篇幅,可谓一举多得。图片作为一种形象化的信息资料,它既可充实年鉴的内容,又具有文字所不能比拟的直观性,使读者一目了然,弥补了用文字难以表述的缺憾,应当成为年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年鉴工作中,要积极倡导文、表、图并茂的编纂理念,加强文、表、图的综合运用,做到合理搭配、相得益彰,切实发挥出这三者的各自优势,形成年鉴表述内容的整体合力,为读者提供多方位、多视角的年鉴信息服务。
  二是版式及封面设计要庄重典雅。年鉴的版式设计应积极学习借鉴各类优秀图书的设计理念,并结合年鉴的特点,做到简洁明快大方,给读者以美感。年鉴封面作为一本书的“门面”,给读者留下的是第一印象,其好坏可能会直接关系到读者是否读这本书,因此,封面的设计要格外重视,多下功夫,力求端庄典雅,具有相当的内涵,体现一定的雅气和品位,给人以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让读者心生一睹为快之感。
  三是出版形式要实现多样化。在坚持出版印刷纸质年鉴这种静态信息的同时,也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推出年鉴的电子光盘版和网络版,这两种方式能利用计算机软件、网络等现代新技术,把年鉴大量的静态信息转换为灵活丰富、方便快捷的动态信息,还能通过互联网进行广泛传播。
  从长远来看,提高年鉴的可读性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探索和实践的课题,它不可能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年鉴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积极主动超前思考,认真学习编纂业务新知识,综合运用多种编辑手段,不断丰富年鉴内容,努力创新年鉴形式,以高质量、多视角、立体化的年鉴信息赢得读者,让读者自己认可年鉴的作用和价值,形成年鉴与读者的良性互动循环,从而促进年鉴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周村招商
掌上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