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文章

创办“史志之窗” 拓宽史志工作

时间:2015-11-20 信息来源: 点击: 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根据会议安排,我将淄博市周村区的史志工作情况,特别是创办《周村史志之窗》的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希望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一、立足本职、服务大局,创办《周村史志之窗》

    周村,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商业发达,是鲁商发源地,明末清初已成为重要的商业名镇,被誉为“金周村”、“旱码头”。1904年,周村被批准为自主对外开放之商埠之后,工商业更加繁荣兴盛。周村古商城作为山东省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是鲁商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见证,被古建筑专家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街市博物馆群”。周村丝绸文化渊源流长,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源头之一,有“丝绸之乡”的美誉。周村人文资源丰富,清代著名小说家、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曾在王村镇西铺村教书著书33年,《聊斋志异》就诞生于周村。曾在央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大染坊》的故事发生在周村、反映周村商业发展史的电视连续剧《旱码头》在央视成功播出。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周村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也提出“要努力把周村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不断提升文化的感召力、影响力和创造力”。 我到任之后,围绕服务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把开展史志成果转化,拓展史志工作的新领域,开展了调查研究。通过一番调查思考,我和同志们达成了四点共识:第一,史志部门要有甘做冷板凳的精神,但不能关门修志,建设文化强区的阵营中,应该有我们的一席之地;第二,史志部门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可以转化成推动发展的正能量;第三,当今社会的主流群体——中年和青少年,对地方历史了解太少,影响工作、影响成长、甚至影响世界观的形成,需要向他们进行地方历史的教育。第四,周村在历史上非府非县,上世纪八十年代所修的《周村区志》则是周村历史上第一部志书。由于受时代和思想认识的局限,第一轮修志在资料的收集、鉴别、运用及人物事件的定性上都有一定的缺憾。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发现了一些新的历史资料应该通过史志部门的鉴别、整理,通过一定的形式固化下来,以备将来修订志书时补充和修改,这是史志部门的职责。为此,我们决定创办《周村史志之窗》,并且确定了创刊宗旨:挖掘、整理周村历史,介绍宣传商埠文化,鉴别形成地方史料,推动周村旅游发展。共设有七大板块,即:专家读周村;周村历史研究;周村史料;商埠文化;周村老字号;历史人物;口述历史等。旨在以通俗的文字、历史的图片,展示周村历史上的动人片段,延续周村的人文脉络,传播周村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力求把它办成内容真实,品味文雅,融资料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化快餐,使之成为纵横沟通的渠道、上下交流的平台、内外联系的桥梁、抚今追昔的纽带;成为史志编研的载体,地方史家的园地,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我们召开了有区委区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地方史专家,社会有关人士参加的座谈会,使创办刊物的设想更加完善。这一设想也得到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的赞赏和支持。并从第二年起从财政预算中列出专项经费。区委主要领导在一次书记办公会上指出,请大家认真读一读《周村史志之窗》,其中有些文章对当前工作很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另外,为慎重起见,创刊之初还广泛征求了省史志办原主任刘秋增、市史志办主任毕建国、副主任徐杰等领导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把刊名明确为《周村史志之窗》,并郑重邀请刘秋增主任题写了刊名。

二、自我加压,连破“三关”,确保刊物办成办好

确定了办刊和办刊宗旨,只是迈出了第一步,真正要把这一设想付诸实施,面临着诸多困难。第一个难关是人手少。周村区史志办公室编制6人,实有3人。维持日常运转,编辑年鉴,已经是满负荷运转,要再办刊物,肯定忙不过来。为此,我以诚恳的态度,返聘两位从事史志工作二十余年、目前已退休的两位老副主任担任编辑,从企业聘请了一位已经退休的地方史专家担任主编,组建了史志之窗编辑班子。同时,为满足各村、企业修志工作的需要,创建了周村区史志编纂顾问团,成员近20人,他们多数是退休干部,阅历丰富,熟悉周村历史,文史功底扎实,对地方史编纂有很高很强的责任心。这些同志在帮助村、企业修志的同时,也为“史志之窗”提供了稿件。第二关是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这份刊物是“计划外工程”,当时经费不可能列入财政预算。我们积极争取领导的支持,解决了一部分经费。另外,通过与企业及有关单位合作挖掘整理专项资料,合作单位也为刊物印刷提供了支持帮助。第三是资料关。周村自本世纪初期发展旅游事业以来,地方文化研究步伐明显加快,通过各种渠道出版了一批刊物和书籍,史料比较丰富。但是,“史志之窗”是史志部门办的刊物,要求比一般书刊要“苛刻”的多。我们要求不登文学作品,不登史论、演义,所刊稿件内容必须真实、有据,可以入史入志。严格防止出现牵强附会、凭空想象的假史料,这一点是史志部门办刊的生命线,必须一以贯之。

“史志之窗”自2012年6月创刊以来,已经出版了6期,刊载稿件63篇。纵观稿件质量,基本实现了办刊宗旨。在挖掘地方历史文献方面,刊载了清代进士徐文骧《周村镇赋》、周村开埠奏折及当代历史学家杨志玖、侯仁之的专题研究文章,这都是研究周村历史的重要资料。在挖掘地方史料方面,第一本区志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概述),志书大事记从明嘉靖四十四年开始记述。史志之窗连载的“周村历史大事记”,上溯到一亿二千万年以前,从此以降至明嘉靖年间,收录了77条大事,填补了第一本志书的空白,这一突破为完善丰富周村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在地方史专题研究方面,刊发了关于周村丝绸、周村铸造业、名门望族、工人运动、抗日英烈、周村烧饼等专题研究文章,引发了对周村历史的重新认识。

    三、搭建桥梁、直推“五进”,努力扩大社会效果

刊物发行是免费赠阅。如何把刊物送到最需要的群体中,以求发挥最大效益,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周村史志之窗》发行后,我们在区会务中心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邀请市史志办的主要负责同志及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和区直部门、街道负责同志参加,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扩大了影响。我们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史志成果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酒店(宾馆)的“五进”活动,以史志成果“五进”活动为载体,通过发放《史志之窗》等相关史志资料,培养驻周各级领导、各界人士,特别是年轻学生了解周村、热爱家乡的良好素质和自豪感,激发他们投身家乡建设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他们敬业爱岗、奉献周村的热情,增强他们建设“富而强、精而美”幸福周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第一期我们只发放到部分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到现在我们不但发放到全区机关事业单位,而且还覆盖了全区中小学,部分餐饮单位和古商城等旅游景点,覆盖面不断扩大。“史志之窗”成为干部职员、中小学生了解家乡历史的重要工具,成为外地人了解周村的重要媒介和窗口,获得了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刊物越办越好

今后,我们一是继续做好板块完善和内容丰富工作,不仅挖掘历史,而且也要记录当代重要史料。比如近期,我们相继采访了著名科学家、中科院原副院长李振声院士、当年参与解放周村的九纵宣传部长之子罗小兵及英国传教士、驻军148医院前身复育医院创办人希荣德之女希茹兰等,在周村本地也采访了当年参加中共九大的党代表刘秀珍,中国第一批劳动模范蒋瑞芝等,为挖掘周村历史积累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宝贵资料,填补了周村区志在这些方面的空白。在京采访期间,同时邀请李振声院士为本刊第五期题写了刊名。二是开展“史志资源开发利用调研年”活动,使《周村史志之窗》成为地方史志研究者、爱好者的交流平台,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文化强区建设和弘扬鲁商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三是加强对在外地工作的各界领导学者的交流,尤其是争取国家和省、市社科研究机构专家教授的支持和帮助,不断提升稿件质量,不断提高刊物品位。四是不断召开区史志编纂顾问团成员,特别是撰稿人员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多渠道、多层面挖掘历史,不断提高稿件质量,使《周村史志之窗》越办越好

作为史志队伍的一名新兵,在推进史志成果转化利用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但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省市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史志之窗》的编纂水平尚有待提高,所作汇报,不妥之处,还望领导和同仁们不吝指正。

 

 

                       二〇一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周村招商
掌上周村